放纵资本 为害世界——起底美国金融霸权祸乱全球经济系列述评之二
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爆雷”背后,人们看到了资本“联姻”政治、利益绑架决策的“戏码”再次上演。
3月13日,客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硅谷银行总部外排队等候办理业务。(新华社发,李建国摄)
作为政治体制的副产品,美国政客“入则为官,出则为商”的“旋转门”现象早已声名狼藉。在被关闭的签名银行董事会成员名单上,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前主席巴尼·弗兰克赫然在列。他在位时推动国会通过《多德-弗兰克法》,主张强化监管防止金融危机重演;卸任后则加入签名银行董事会,开始为放松金融监管摇旗呐喊,甚至公开呼吁民主党接受华尔街资本游说。
在“爆雷”的美国硅谷银行,12名董事会成员中仅一人有投资银行业背景,其余不乏前国务卿希拉里的竞选资金慷慨捐赠者以及与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过从甚密的民主党金主。
美国金融乱象之病灶,在于贪婪的资本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核心,摆布监管,呼风唤雨,致使风险隐患百出。
这是1月5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国会大厦。(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美国大幅松绑金融监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美国金融领域混业经营发展势如破竹,而监管未能跟上步伐,导致金融风险快速聚集。最终,次级抵押贷款和房地产泡沫破灭掀起金融海啸,引发全球经济危机。此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出台更严格要求,规定资产超过500亿美元的银行必须参加美联储年度压力测试。
但美国政府伤疤未愈就忘了痛。在硅谷银行等金融机构游说下,特朗普政府2018年推动国会将压力测试的相关资产门槛提高至2500亿美元,近期关闭的几家美国银行由此逃过测试。
漏洞百出的监管机制还默许银行家同时充当“运动员”和“裁判员”。作为监管机构的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没有及时指出辖下硅谷银行问题,其董事会成员还是硅谷银行首席执行官。美国国会参议员伯尼·桑德斯称之为“硅谷银行关闭事件最荒唐的一幕”。
美国金融乱象之恶果,在于任由资本狂欢,把动荡留给世界。
华尔街资本打着创新的名义肆意投机,无限放大金融业务风险,给世界带来难以承受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扭曲与干扰。美国的资本霸权就像美国的军事霸权一样让世界动荡不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金融工具创新层出不穷,对冲基金是其中之一。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美国对冲基金兴风作浪,将泰国、印尼、韩国等国民众积攒多年的财富席卷一空。随着国际资本大量撤离,东南亚国家经济泡沫相继破灭,发展受到严重冲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号称美国金融市场“看门人”的信用评级机构顶着“权威”“公正”光环,给美国“有毒”资产贴上“优质”标签,诱导全球投资者。
3月13日,客户在美国纽约市签名银行网点内等待办理业务。(新华社发,郭克摄)
美国百姓和世界各国投资者是资本霸权的受害者,获利的是金融寡头。近期银行业危机中,血本无归的投资者也发现,硅谷银行数位高管已在东窗事发前出售股票,精准套现。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记录,硅谷银行首席执行官在银行关闭前不到两周出售了近360万美元该行股票。
高盛公司前银行家华莱士·特贝维尔曾指出,美国经济逐渐变成“金融财富持有者和其他人之间的零和游戏”。
从对冲基金兴风作浪的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到今年银行关闭潮引发的欧美银行业危机,美国祸乱世界经济的手段在危机中不断翻新,金融资本充当危机始作俑者的角色始终如一。
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和国际金融霸权的主导者,美国的经济金融政策及市场监管效果面临全球审视。放任政商勾结、默许监管缺位、纵容资本妄为,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固有顽疾,已经让美国失心于民众、失信于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