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公立免费教育,就是一场“笑话”?
朋友细细算了一笔账,还没开学,她就已经陆续支付了儿子参加学校各类活动的费用将近3000澳元,包括露营、学校乐队、体育活动和一些选修课程的费用等。此外,购置新的校服、鞋子和教材书本,外加一台学校建议的新电脑共计3000多澳元。
临近开学,学校的APP上显示还有几笔自愿捐款(Contribution)和募捐(Donation)需要支付,包括图书馆建设费、建筑基金费等等,共计1000多澳元。
据说,维州是养娃成本最高的州,即便是公校父母也被逼支付各种自愿费用。
针对澳洲公校“伸手要钱”的行为,有人总结说,澳洲公立免费教育,只是听起来很美罢了!
公校穷得叮当响
“露营、运动、乐队这些深化拓展项目,学校收费家长都能接受,毕竟这些活动不在课程大纲之内。”让朋友纠结的是自愿捐款到底要不要交。考虑再三后,她还是支付了捐款。“公校已经不收学费了,捐款也不算多,能付就付吧,钱也是用在孩子身上,学校添置设备也是孩子受益。”另外,朋友还担心,如果不捐款,学校会不会对孩子有看法,给孩子“穿小鞋”。
公校向家长“乞求”赞助费其实并不是新鲜事,多年来一直备受争议。但即便争议不断,即便各州教育部都曾明确禁止学校强迫家长付款,但缺乏资金的公立学校在每个开学季“跪求”父母捐款的现象却越演越烈。
原因很简单,公校真的太穷了!
数据显示,澳洲大部分公立学校都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一些学校的资金缺口高达200万澳元,无论家长贡献多少,都无法弥补这些缺口。
维州尤其严重。维州公立学校是全澳资金最不足的学校之一,只得到了他们应该得到资金的84%。
于是,越来越多的父母被要求出资弥补公共教育部门的资源不足。校长们甚至警告说,如果没有捐款,学校只能提供基础教育,而自愿捐款可以帮助他们提供更小的班级规模、额外的支持人员、识字和算数项目、乐器、科学设备,甚至是烹饪课所需的烤箱。
就连精英学校也不例外。比如,墨尔本著名的精英公立男校Melbourne High School,除了电脑、校服和书籍的费用外,一名9年级学生的自愿捐款总计高达3600澳元。
私校也能获得拨款,公平吗?
针对公校向家长索求自愿捐款,维州州长曾回应,维州的父母没有义务在公立学校支付费用。
但马上有人质疑,就是因为公校没有得到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全额资助,才不得不向父母和社区“乞讨”、“借钱”。
更令公校父母扎心的是,虽然政府钱罐子里的大多数钱都拨给了公校,但是最近几年,私校的拨款比例一直在增加。
数据显示,2021年,澳洲每个公立学校的学生每年平均获得20940澳元的政府资助,非公立学校学生为12442澳元。
但是,在过去10年里,政府为每个私立学校学生提供的资金增加了3338澳元,而公立学校的学生获得的资金只增加了703澳元。尤其是在莫里森政府期间,政府拨款偏向私校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有3/5的联邦政府拨款都流向了私校!
很多人包括笔者都感到疑惑的是,私校已经收取了高额学费,还能通过捐赠和投资等方式获得丰厚资金,为何还能获得大量的政府拨款?
其实,在给私校拨款方面,澳洲真的是“特立独行”。
在一些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私校学生几乎无法得到任何来自公共基金的款项。在另一些国家,比如加拿大和新西兰,拨给私校的政府资金比例也远远低于澳洲。
据了解,澳洲政府资助私校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由于战后婴儿潮的影响,不论是公校还是教会学校都面临巨大压力,而后者在传统上是为贫穷家庭的孩子提供教育。联邦政府认为如果不给教会学校注资,会导致教会学校系统崩塌,会有更多学生涌入已经不堪重负的公立学校。
于是,给教会学校和私校注资的传统便从那时开始保留下来,联邦政府会根据每个孩子的教育成本来决定给各个学校的拨款。
其中,私校从联邦政府获得的拨款金额取决于家长为孩子支付教育的能力,这意味着如果一所学校曾获取过高于基于家长支付能力所获拨款,那么它将可以保留这个金额,并且这个金额还将在一个被称之为指数化的操作流程中不断上涨,最终加剧了私校和公校之间严重的资金差异。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政府给予大量经费给本就收入不菲的私校很不合理,加剧了澳洲教育体系的不公平性,政府应该停止对所有富裕私校的资助。
然而,也有私校家长感到不满,从纳税人角度看,无论私校还是公校,学生的家长都是纳税人,他们的孩子都有权利享受国家的教育经费拨款,凭什么私校学生分摊到的政府拨款要比公校学生少呢?
这似乎是个无解的难题。
穷公校,富私校,还用选吗?
前段时间,有澳媒报道,2020年维州公校的平均捐赠收入为每位学生179澳元,而著名私校Melbourne Grammar则为5055澳元!
这意味着私校有更雄厚的财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资源,例如体育馆和图书馆,或课外活动。
另外,根据一些机构的预测,到2029年,公立学校将面临600亿澳元的资金短缺,而私立学校的资金将出现60亿澳元的过剩。
如此巨大的鸿沟,作为家长,在面对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选私校还是公校”时,还需要纠结吗?这也难怪华人家长要不惜一切代价供孩子上私校了。数据显示,最近两年,公立学校的入学人数持续下降,而私校的入学人数则持续上升。
当然,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的家长来讲,供孩子上私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随着生活成本危机的加剧和私校学费的大幅上涨。
不得不承认的是,孩子的起跑线大部分时候还是由父母的财力、能力和格局决定的。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不存在教育资源的绝对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始终是稀缺货。通常情况下,父母投入的越多,孩子获得教育资源就越好。当然,作为父母,还是要量力而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