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再次袭来 公众出行应做好防护
“黄沙”再次来袭,引起公众对沙尘天气的关注。
作为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沙尘天气是指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能见度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的统称。根据数据统计,我国全年超过7成的沙尘天气出现在春季(3月至5月),其中最频繁发生的月份是4月,其次为3月和5月。
未来,我国沙尘天气是否会越来越多?
相关专家表示,2018年至2022年,我国北方平均沙尘总次数和沙尘暴次数都多于2013年至2017年平均数。但从更长时间尺度来看,21世纪前10年,沙尘总次数和沙尘暴次数均明显多于近10年。这表明,现阶段我国仍处在沙尘影响减少的大背景下,不能认为沙尘暴出现了明显增多的趋势。
那么在沙尘天气,公众出行该如何做好防护?
“一靠‘躲’,二靠‘挡’。”中国气象局气象专家朱定真介绍道,“躲”就是减少室外活动,因为沙尘天气会引起能见度下降并伴有大风,对交通出行影响较大,公众最好减少外出次数。尤其是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患有心脑血管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挡”就是出门戴口罩、纱巾、防风眼镜。沙尘对人体最直接的影响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对心血管系统也会造成损害。公众外出归来后,最好将脸、口、鼻等部位清洗干净。如在室内,应关上门窗,有条件的可使用空气净化器,也可适当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加速室内悬浮颗粒物等的沉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