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正环科联合央企组建生态环境修复联合实验室,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规划
2020年,重庆市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需达到9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再开发利用地块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率达到95%。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工作目标,到203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需达到95%,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8%。目前,各区县(自治县)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等污染隐患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为重点,制定了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规划并报市环保局备案,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根据严格管控农用地、优先管理污染地块清单,建立项目库。启动了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强化治理修复工程管理,推动土壤修复产业发展。
11月5日,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原冶金工业部环境保护研究所)和重庆玖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学者连日来对重庆石柱县、黔江区、酉阳县、秀山县等地的重金属污染地块、生态督查固废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等项目进行了现场采样、调研、考察。
上图:污染场地现场采样、调研考察
双方决定在重庆市依托重庆玖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现有科研、实验室条件、设备设施和环保运营生产基地,组建双方生态环境修复联合实验室,成立生态环境修复科技创新团队,建立“污染场地修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示范基地”和“固废堆场风险管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示范基地”。开展污染场地及地下水修复、固废堆场风险管控和矿山生态修复、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及治理、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理及资源化处置、流域生态修复、黒臭水体治理等方向的国家级和重庆市级课题研究。
双方将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国内外合作创新,建成能组织高水平研究开发、聚集和培养优秀科研人才、能开展学术交流和对外服务的重要基地。实施治理修复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责任,优先采取资源综合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土壤的无害化处置利用。
根据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对应“土十条”、“水十条”和固废领域的相关任务,对工业污染场地风险评估、重金属污染防治、受污染土壤与地下水联合生态修复、农用地生态环境治理和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等五大类重点工程项目开展工作。
上图:工业环境保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岳昌盛,教授级高工
中冶节能环保是我国最早开展工业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科研院所,国务院授予的第一批具备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单位、环保部首批国家环境服务业试点单位,建有“钢铁工业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环境保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钢铁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是领域内少有的兼具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两类国家级平台的单位。
中冶节能环保持有环境工程4项设计甲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市政行业设计甲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等多项资质,专注于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噪声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工业节能、环境影响评价等节能环保业务领域。相继承担了69项国家科研任务,主编或参编各类标准65项,获得授权专利93件,多项技术属世界首创,获得包括国家科学进步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9项,在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推进技术革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冶金、市政、电力等业务领域,以自有科技成果为核心建设各类环保工程千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工程设计奖17项、优质工程22项。
双方还将联合研究和组织编制生态环境修复、固废处置利用等方面的地方、行业和国家标准。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