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赏析
作者: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解深析】:
1.北阙之韵:《汉书·高帝纪》中轻描淡写的一笔,却勾勒出历史的深邃。“尚书奏事,渴见之徒,皆诣北阙。”北阙,不仅是宫廷之门,更是仕途之梦开始与终结的象征。
2.青阳之句,春意盎然:此句妙笔生花,寓意新春将至,万物复苏,旧岁之尘随风而逝。青阳,以春之名,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映照了诗人内心对新生的渴望。
3.虚境之探:虚,非仅指空间之空旷,更是心灵之孤寂,是世事无常后的一片宁静与沉思。
【韵译雅韵】:
我已决然止步于宫廷的北阙之前,转身踏入南山深处,那简陋的草庐成了我的避风港。非我无才,实乃明主难遇,故而遭弃;非我不愿,实因穷途末路,多病缠身,故友渐疏。岁月如梭,白发悄然爬上鬓角,催促着青春的消逝;新春的脚步匆匆,无情地驱逐着旧岁的痕迹。长夜漫漫,愁绪如丝,缠绕心间,难以入眠;窗前松影婆娑,月光如洗,更添几分空旷与寂寥。
【评析品鉴】:
玄宗开元十六年(728),诗人满怀希望踏入长安,却遭应试落第之重创,心境跌入谷底。他自视甚高,文章才情兼备,又得王维、张九龄等名士赏识,本以为仕途坦荡,不料命运弄人。据《新唐书·孟浩然传》载,王维曾引荐孟浩然入宫,却因“不才明主弃”之句触怒玄宗,终被放还。此诗,便是诗人归隐后的心声吐露,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无奈。
全诗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首二句直抒胸臆,道出归隐之因;三、四句则以理入情,抒发胸中块垒;五、六句借景抒情,自叹时光荏苒,壮志难酬;末两句则以景结情,将愁寂空虚之情推向高潮。语言丰富多变,风格悠远深邃,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